五要:
要走路回家
孩子刚刚入园,离开家人一整天,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。父母在接孩子时,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,但仍然应该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。 一方面,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自己走路回家;其次,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,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,这有益于孩子心理的成熟。
要维持平静
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。孩子刚入婴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,这是正常的。其实孩子对婴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总是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。建 议父母朋友接孩子回家后,要尽可能维持家里往日平静的环境,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,以免导致孩子紧张的情绪。父母平和的态度是孩子非常快适应婴幼儿 园生活的好外部环境。
要推荐快乐
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,会有的心理重压,给孩子减轻重压最好的方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。孩子回到家后,父母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婴幼儿园一天的快 乐。比如,你认识什么小伙伴了?老师带你们做什么好玩的游戏了?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推荐快乐,有益于孩子打造好的情绪体验,尽快适应 婴幼儿园的生活。
要主动交流
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,父母要主动与孩子交流。聊一聊婴幼儿园一天的生活,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,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,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类都是十分必要的。
要积极配合
婴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很多区别,父母要主动知道孩子在婴幼儿园的生活、游戏及学习状况,进一步知道婴幼儿园对孩子的需要,积极主动配合婴幼儿园。对孩子坚持与婴幼儿园维持一致、一贯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。
五忌:
忌甜水等待
大家常常看到,父母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,惟恐孩子在婴幼儿园喝水不够。其实,天天都有甜水等待,反而会干扰孩子在婴幼儿园的正常饮水,而且长此下去,会干扰儿童的健康。大家主张孩子喝白开水,由于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拥有而人体很需要的微量元素。
忌刨根问底
孩子离开一整天,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,但接孩子回家后,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,不只使孩子厌烦,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。由于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,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,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。
忌迁就放任
孩子心里不愉快时,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。刚入园的孩子,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。这时,父母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,可以用转移的办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,切忌迁就放任孩子。
忌零食补偿
一些父母惟恐孩子在婴幼儿园吃不饱,回到家里,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女友其挑选。其实如此做的结果会促进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,由于天天都有零食做补充,孩子会在婴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空间,时间长了,也会干扰孩子的健康。
忌偏听偏信
父母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的不放心,会向孩子提出不少问题。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,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。如,孩子之 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,他总是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,遇见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要偏听偏信。另外,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总是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,如成人 问:你今天尿裤子了吗?孩子回答:尿裤子了。问:你吃没吃饱?答:没吃饱。据此,建议父母多与老师交流,从而客观地知道孩子在园的状况, 以免产生非必须的误会。